“為變革現實而奮鬥”
1903年9月,陳志潛出生在成都的一個書香門第。192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求學期間,受到公共衛生系主任蘭安生教授的影響,陳志潛對中國農村保健問題和公醫制度有了一定的認識。當時國内各種疾病廣泛流行,人們普遍缺乏衛生常識,陳志潛開始聯合同學創辦醫學周刊等讀物,宣傳普及衛生科學知識,提升大衆健康意識。
經過8年苦讀,1929年,陳志潛從協和醫學院畢業,毅然放棄城市的舒适生活,攜新婚妻子來到南京農村,在“南京曉莊師範學校”執教衛生學,成為該校唯一的衛生教師。
多年後,談及當時的選擇和經曆,陳志潛回憶說:“從個人前途着想,留校專攻内科學的确是個很有誘惑力的建議。但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尤其是大衆飽受戰亂、貧窮、饑餓和疾病折磨的情況,促使我走出象牙塔,為變革現實而奮鬥。”
在曉莊期間,陳志潛創辦了全國第一個農村實驗衛生機構——曉莊鄉村衛生實驗區,兼任曉莊鄉村衛生實驗區主任。他被陶行知先生關心民衆的精神所感染,立志以其平生所學為群衆服務。
1930年,陳志潛經蘭安生教授推薦到美國進修學習,于1931年獲得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
陳志潛的女兒曾問他,為什麼要從事公共衛生,如果他能和協和醫學院大多數同學一樣做臨床大夫,他們家的生活會穩定、富足很多。陳志潛回答:“不是這樣的,人不能僅為了金錢生存。”在陳志潛心中,能為改變社會而作出貢獻是更為重要的事。
首創“定縣模式”
1932年,留學歸國的陳志潛坐上了去河北定縣的騾車。當時的定縣約有40萬人口,但縣城内僅有2位沒有接受過正規醫學訓練的醫生。定縣的醫療條件,正是那個年代基層醫療資源匮乏、疾病預防工作空白的真實寫照。陳志潛認為,定縣的衛生工作應紮根基層,面向農村,保證廣大農民享受現代醫學科學進步帶來的益處。在前期考察了解實際情況後,陳志潛将定縣農村保健工作劃分成村、區、縣三級,進一步明确任務分工,落實責任到人,織密農村保健網。他主張:
村級由村保健員負責,其主要從事疾病預防宣傳、種痘、井水消毒、治療沙眼和頭癬等工作,為傷員提供急救服務,幫助改良水井、廁所,對村裡出生、死亡情況進行登記,将需要診治的患者轉診到區保健所。
村以上設區保健所,區保健所的醫生除了出門診,還兼管全區的預防工作,對村保健員進行輔導管理。
區以上設縣保健院,院内醫護人員接受過現代醫學訓練,院内設有50張床位,用以收治區保健所轉診的危重症患者。保健院要負責全縣的預防工作,培訓保健人員,與平民教育促進會的學校教育及成人教育密切合作,開展衛生教育。
此外,為降低産婦和嬰兒死亡率,陳志潛還組織開展了婦嬰衛生工作,分批為各村培訓接生員,了解新生兒破傷風和産褥熱的原因,組織年輕母親學習婦嬰保健知識等。
在陳志潛等人的努力下,到1935年,定縣農村保健網已經從最初試點的2個區13個村莊發展到6個區,約覆蓋半數村莊,村保健員數量增至220名。
在這一過程中,陳志潛形成了獨特的公共衛生思想。對此,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在研讨會上講道:“陳志潛先生崇尚科學,善于統籌資源,注重專業培訓和對民衆進行健康教育,強調現場教學培訓,并依據衛生人員的教育情況和能力水平,嚴格實行職能分工。他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對我國農村衛生體系的建設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實施一系列公共衛生策略後,1935年,定縣保健院收治住院患者600餘人,開展手術260例;6個區的保健所共治療患者6.5萬人次。全縣村保健員開展急救、治療小病共計14萬人次,為14萬人種了牛痘。農民掌握了更多衛生知識,很多人家改良了水井和廁所。農民不再受新生兒破傷風、産褥熱、天花、黑熱病等疾病的威脅,各種腸道傳染病也大大減少。難能可貴的是,整個保健網的經費平均每人每年僅0.10元。
“定縣模式”的推行,創造性地為當時貧窮的華北農村找到了一條推行現代醫療保健服務的可行道路。
1937年,侵華日軍占領定縣,醫療機構和農村衛生組織遭到破壞,但是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已經深深紮根定州大地。
1947年,定縣解放,當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衛生事業。1950年,定縣縣醫院、定縣衛生院等相繼建立。1953年,定縣人民政府培訓保育骨幹1305名,定縣基本上恢複了陳志潛創建的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體系。
新中國開展的一系列衛生工作為提高全國人民健康水平發揮了極大作用。1978年,聯合國發布《阿拉木圖宣言》,推廣陳志潛革命性的創舉,為全世界初級醫療保健樹立标杆。
即便在今天,陳志潛的公共衛生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王辰總結,其核心特征可以總結為:“人民性:心懷悲憫,投身民生,照護人民生命健康;科學性:崇奉科學,教化民衆,推行現代醫學實踐;本土性:立足國情,服務鄉村,創新中國健康範式;系統性:協同各界,彙聚資源,構建農村衛生體系。”
“把健康帶回四川”
1939年5月,闊别18年後,幾經曲折,陳志潛回到了家鄉成都。此時的成都隻有教會辦的少數醫院和診所,百姓就醫依舊是個難題,這深深刺痛了陳志潛的心。
彼時,陳志潛擔任四川省衛生實驗處處長、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教授和戰時救濟工作負責人。懷着“一定要為家鄉人民把醫院建起來,把健康帶回四川”的信念,陳志潛為四川建立起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婦嬰保健機構以及護士、助産士和公共衛生人員培訓中心。同時,他還牽頭建立溫江農村衛生實驗區,供醫學生和護校學生實習,并在四川省内80個縣成立縣衛生院。這些綜合舉措在當時的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1947年,陳志潛又一次回到四川,這次他帶着一個重要使命:依靠國人力量,在當時有7000萬人口的四川籌建一所國家級水平的醫學院。那時通貨膨脹嚴重,可用于建校的經費少得可憐。對于建校這件事,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
為了把藍圖變為現實,陳志潛想方設法、四處奔走,他聘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重用年輕的醫學專業畢業生,并給予出國進修的機會,為建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病理、生理、微生物、解剖學專家,保證了師資力量。其間,陳志潛又專程赴美考察,重點了解醫學及公共衛生專業教育計劃,學習醫學院辦學經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重慶大學醫學院得以成立,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公共衛生專業人才。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常繼樂在會上講道:“陳志潛先生主張,公共衛生專業的學生應當首先學會做一名合格的醫生,必須打牢醫學基礎,将臨床與預防緊密結合,避免隻重視技術而忽視社會和人文的傾向。他堅持課堂教學和現場訓練緊密結合的培養模式,注重調查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強調公共衛生專業人才要視野開闊,具有奉獻和開拓的精神。”
新中國成立後,陳志潛參與制定了我國衛生工作方針。為了農村的防病、治病工作,他再次跋山涉水、實地考察。他曾帶領學生深入雲南省芒市地區防治惡性痢疾和腺型鼠疫;到四川省廣元市防治麻風和梅毒,并為當地中醫舉辦學習班;到四川省安嶽縣調查棉農農藥中毒情況……陳志潛為我國農村醫學事業、為華西乃至全國的醫學人才培養作出重大貢獻。
“選擇了‘公衛’,就是選擇‘為公’。”常繼樂由衷地說,“公共衛生就是一項緻力于公衆、公平、公益的事業。”
先生風範,炳如日星。陳志潛先生在82歲高齡時,用11個月的時間獨立完成了回憶錄的初稿。在晚輩和他談起這本書的寫作時,他說:“我最關心的是中國的農民,如果這些内容的記錄能夠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帶來影響,那我這一生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