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英文版

媒體聚焦

【四川新聞網】日本核污水排海後海産品還能食用嗎?華西專家解答

發布時間 :2023-08-28      來源 :       浏覽量 :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8月25日訊(記者 胡旭陽)8月24日下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引發全球輿論關注的同時,還有中國百姓對于進口食品、海鮮、日式餐飲等多方面的安全顧慮,甚至引發了食鹽搶購風。

搶鹽?囤藥?拒絕海鮮?8月25日下午,記者采訪到了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環境與健康首席專家、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醫防融合健康咨詢專家張遵真,來聽聽她怎麼說?

圖片1.png

張遵真教授

記者:核污染水對人體有影響嗎?多大劑量容易對人體産生危害?

張遵真教授:從長遠來看,大量核污染水排向大海,對海洋生态系統定會造成一定影響。核污染水的排放會使海水、海中的動植物(海産品)放射性增加。海産品(海鹽、海帶、海魚等)中放射性增加的多少主要取決于海水放射性濃度和暴露時間。

衆所周知,海洋很大,流速很慢,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質從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需要一定時間,在擴散過程中放射性濃度也相應稀釋。什麼時候,哪個地域的海産品放射性增加到什麼程度需要實際檢測方能準确回答。

記者:生活中普通人應該怎麼防輻射,有無食物可以抗輻射?

張遵真教授:在生活中,輻射分為電離輻射(波長短,頻率高、能量強。使物質發生電離,對健康危害大,有緻癌作用,如X光機、钴60治療機、碘-131等)和非電離輻射(波長長,頻率低,能量小。不發生電離,以熱效應為主,沒有明确緻癌作用,如手機輻射、微波爐、電熱毯、高壓電塔、基地轉播台等)。核污染水含有的輻射屬于電離輻射,具有明确的生物危害效應,可以誘導腫瘤,特别是血液系統腫瘤的效應,屬于一類緻癌物。

生活中天然本底含有微量放射性,比如土壤岩石中的放射性氡,放射性氡已被證明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危險因素。然而萬物皆有毒,關鍵看劑量!在已有的研究中,孕婦被認為是放射性危害的高危人群。美國婦産科協會2017年發布指南指出,X射線輻射對胎兒影響和風險主要取決于胎齡和射線劑量。

圖片2.png

表1:美國婦産科協會2017年發布的輻射緻畸阈劑量

圖片3.png

表2:常用醫學檢查的輻射劑量

從表1可見,50msV(毫西弗,反映放射性的單位)放射性是引起孕婦緻畸的阈劑量,要達到50msV,需要連續拍2500次胸片;而輻射量最大的胸部CT,需要連續做6次。

大自然也存在天然放射性物質,大自然中含有微量放射性。在人們的認知中,孕婦對放射性最為敏感。研究顯示50msV(毫西弗)放射性是引起孕婦緻畸的阈劑量。而核污染水的排放,什麼時候,什麼地域的海産品濃縮的放射性達到什麼濃度,人需要攝入多少這樣的海産品才會達到引起危害的阈劑量,目前尚不能科學回答。

生活中接觸的多為非電離輻射,比如手機輻射、微波輻射、電熱毯輻射、基站等。大衆接觸電離輻射主要來自醫療診斷和醫學治療,如X光、CT、伽馬刀和钴60放射治療等。沒有疾病,無須進行這些放射檢查和治療,自然極大減少了接觸放射的機會。倘若醫生開單需要接受放射檢查或治療,也無需過度恐慌。表1和表2已經很好地說明了放射劑量和時間決定放射危害,并不是隻要一接觸,就一定産生危害。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食物具有足夠證據可以有效抵禦放射性危害。理論研究方面,放射性物質具有電離特性,可以産生活性氧,引起氧化損傷,導緻遺傳物質DNA斷離,最終誘導腫瘤。從這個角度出發,凡是具有抗氧化的物質理論上可能具有防禦放射性危害的作用,研究放射防護多在細胞和動物模型實施,對細胞或動物具有放射防護,并不等于對人具有同樣的作用。人們耳熟能詳的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等,茶葉中的茶多酚、礦物質鋅和硒、輔酶Q10、葡萄籽提取物等都是被大量研究證實的抗氧化物質。這些抗氧化物質天然存在于我們大衆食品中,特别是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中含量豐富。隻要我們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正确烹饪,就不會缺少這些營養素。

記者:海産品還能食用嗎?

張遵真教授:如上述,核污染水排放大海,肯定會增加排放海域海水中的放射性濃度,通過海水流動,放射性逐漸擴散向遠方,造成海水和海産品中放射性濃度逐漸增加。然而,每個區域,每種産品放射性增加多少尚不能科學推導。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時間内距離核污染水排放比較近的海域的海水濃度和海産品中放射性一定高于距離核污染水排放較遠的區域。

目前沒有科學數據顯示一個特殊地域的海産品放射性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相信随着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放會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很可能啟動環境、食品、海水等放射性監測,并進行風險評估,給出科學權威的回答。

海鹽是衆所周知的海産品,未來海鹽中放射性一定是監測的重點。目前建議人們選擇非海鹽,比如中國自産的井鹽和湖鹽。市場上供應的食鹽(特别是内陸地區)大多屬于井鹽和湖鹽,這些食鹽儲量豐富,可供中國長期食用,人們沒有必要大量囤積食鹽。

記者:普通人有沒有必要購買抗輻射藥物,需要準備檢測儀器嗎?

張遵真教授:人們談輻色變,是因為電視劇渲染誇張,受到輻射,發生白血病死亡。

并不是隻要檢測到放射性,就一定有危害。生活場景中本身就存在放射性,放射防護标準限值是50mSv,而生活場景中吸煙安檢等都會接受微量輻射。

目前并沒有足夠科學依據顯示哪個藥物具有防輻射的作用。保健食品裡面有一類輔助防輻射的保健食品,其實也隻是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并且是用動物做的實驗,并不能支持對人具有防輻射的作用。家裡空氣中本身就具有放射性本底,這個本底人已适應,沒有健康危害。如果家裡沒有特殊的放射源,無需檢測放射性,更不需要準備檢測儀器。

新聞多一點:

張遵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環境與健康首席專家,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醫防融合健康咨詢專家。現任四川省中華預防醫學會環境衛生分會常委、四川省預防醫學學會環境衛生分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成都市環境學會主任委員等。長期研究環境與健康,特别是環境污染物誘導氧化應激在緻癌機制中的作用;精通環境健康風險評價和環境衛生标準研制的理論與實踐;擅長環境因素“有利與有害”效應辨析,熟悉保健食品、化妝品、消毒劑等的毒性評價和植物提取物的功能性評價理論與實踐。

(圖片和表格來自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




媒體鍊接: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230825/001390766.html


上一條:【健康報】公衛之肇始 農衛之先驅
下一條:【人民網】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一行赴井岡山參加培訓并進行義診活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