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死亡與溫情的愛都與我們緊緊相連,但死亡并不意味着恐懼與未知,愛卻往往讓人銘記與感動。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護理部牽頭的安甯療護教研室長期緻力于對大學生及社會公衆進行生命教育,能夠讓人們意識到“轉身去愛”的重要性,正因為生命必然逝去,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大膽說“愛”,這也是安甯療護教研室組織系列活動的初心。前期,教研室已組織教師前往各社區進行宣講活動,此次,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馨心社主辦、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哲學系思問行工作站(心理)協辦下,安甯療護教研室組織的生命教育科普講座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江安校區順利開展。
此次講座由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安甯療護教研室陳珂琦老師主講,哲學系教導員孫利老師參與,以“向死而生,轉身去愛”為主題,吸引了全校各個專業的七十餘位學生參與。
圖為同學們認真聽講座的現場
首先,陳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生命末期病人可以做的選擇、瀕死時的信号以及病人的心理變化,引發同學們對“生命的尊嚴和質量,與時間的長短,哪一個更重要”這一問題的思考。
圖為“向死而生,轉身去愛”講座主題
随即,陳老師對生命末期患者的焦慮與擔憂、他們真正需要什麼進行了介紹。人的生命即将走到盡頭、面對未知的死亡時,更需要親友的陪伴,需要被“觸摸”與“觸碰”,簡單地抱一抱、拉拉手都是對患者莫大的慰藉。
圖為陳珂琦老師講座進行中
最後,“最好的告别是告而不别,最壞的告别是别而不告”,陳老師向大家強調了“學會告别”的重要性。“四道人生”即道謝、道歉、道愛、道别,在生命的最後認真地為人生和親友留下最後的告白,不為自己和他人留下遺憾。撥開死亡神秘的面紗,我們會發現,每個生命終會逝去,在生命的盡頭回首往昔我們怎樣才能說自己真正活過?引導在場同學思考何為“向死而生”。
講座過程中,同學們積極的參與讨論;講座結束後,同學們也積極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生與死都是生命展現的一種形式。一鲸落,萬物生,一個人的死亡也許能換來解脫,或許是自己,或許是另一個人,又或許是一個家庭。但人們是普遍不願意接受死亡的,因為活着就代表還有希望,就代表TA還陪在自己身邊,“萬一”兩個字即是動力,也是枷鎖,禁锢着可選擇的方向。
還有的同學在講座後向親人表達了,“我好愛好愛你······”
圖為講座後同學感悟
本次講座成功舉行,陳老師以紮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生動又深刻的生命教育講座,引導同學們思考何為“向死而生”與珍惜當下、表達情感的重要性,得到了參與同學的一緻認可與高度贊揚,期待有更多認識生命與死亡的講座出現在大學校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