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成都市深入推進“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座談會舉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代表等點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
成都按照中央和省委“五個着力”要求,圍繞10個方面重點任務,實施項目清單責任制,完善台賬管理和推進機制,确保條條落地、事事見效、群衆受益。
截止目前,全市列入2021年完成的“我為群衆辦實事”重點項目3092個,已完成1422個,完成率46%;涉及重大公共交通設施跨年度建設、常态化幫扶困難群衆、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和需建立長效制度機制的338個項目,列為持續推進項目。
“實際情況是華西、省人民醫院等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号難求,老百姓紮堆到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等現象突出,亟待解決。”市政協委員,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黨委委員、副院長楊羅首先從問題切入了“病有良醫”這一主題。針對問題,楊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成都仍然存在優質醫療資源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等問題。
結合自己的工作,楊羅說,在踐行服務老百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中,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與華西公共衛生學院主要通過構建新型醫院—社區醫聯體模式,使群衆在家門口也能夠看好病。比如,與高新區、武侯區、天府新區、青羊區等建立三甲醫院-社區疾病防治網絡,特别是與高新區建立了老年疾病防治聯盟;共建社區特色科室,開設專家工作室,助力基層診療能力提升;建立雙向轉診通道提供高效就醫可及性等等。
他認為,解決老百姓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的有效策略是分級診療、防治結合,措施包括加強醫共體建設、推動醫防融合。他建議,加強城市綜合醫院與社區的協作,探索醫院與社區人财物統一管理模式;加強校地合作,利用好成都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提高基層衛生人員技術水平,定向培養人才,實施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水平提升計劃;加強家庭醫生團隊建設,采用家庭醫生團隊包括1位社區全科醫師、1位社區護士、1位社區營養師、1位社區心理醫師、N位上級醫院指導專家,建立全科——專科聯動協作機制,建立醫聯體一體化服務模式,加強慢病管理能力與管理體系建設。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霞 責任編輯 成欣芸 編輯 何凡 校對 錢虹辰 審核 王晉升